新京報漫畫/許英劍
  【焦點評論】
  紀錄片的本質在於強調記錄而非表達,若將“隱秘關係”的理解留給觀眾,讓人握有更大的想象空間,紀錄片只展現事情的原汁原味,反而能達到更深入人心的效果。
  《舌尖上的中國2》正在熱播中,與之前《舌尖1》的“無心插柳柳成蔭”大熱相比,續集播放反應有點不盡如人意。從故事性沖淡了記錄性,到“煽情牌”占據了“美食牌”,而最近一期的“家常菜”以一對母女為例引起網友關於“母愛”的討論,公眾對《舌尖2》的不滿情緒似乎都並不針對“食物”本身。
  紀錄片的本質在於記錄事情的原本歸真,過多的故事性有可能削弱影片的感染力,更甚的可能會顯示出記錄者拍攝資源的匱乏。如果當故事性占據紀錄片的主體,就必然會引發製片方介入商業包裝和炒作的質疑。
  “舌尖系列”是基於中國美食及其相關文化,從聖人在兩千年前“食色,性也”的論斷,到“君子遠庖廚”的評價,都說明中國食物並不缺乏文化積澱和歷史傳承。對食物與隱藏在背後文化的聯繫是《舌尖1》成功的基點,同樣,也是《舌尖2》得以繼續的出發點。
  最新一集的《舌尖2》,講述了諸如紅燒肉、西瓜醬、糖水等家常菜,主人公的命運和美食的對應關係更加搶眼。由此也再度讓一些希望“解饞”的觀眾感到,《舌尖2》的美食部分減少了。“家常菜”這一集播出恰逢母親節前夕,本應是向天下的母親致敬,向“百善孝為先”的中華傳統致敬,但由於該集講述了一對學琴母女的故事,使得效果與目的大相徑庭,甚至南轅北轍。
  將紅燒肉、上海、母愛、學琴等因素融合在一起,在情節設計和拍攝手法上有點“致敬”2005年的韓國紀錄片《四指奇跡——鋼琴家喜芽》。故事中所描述的母愛因為一句“紅燒肉能夠很好地補充體力”被網友過度解釋,甚至認為這與中華傳統道德觀念相悖,成為“功利主義教育”的產物。因為學琴的原因,母女與父親分離長達五年,中秋佳節選擇在老師家過節,也無法回家探望身患絕症的奶奶或與家人團聚。故事雖感人,但多少弱化了作為主角——紅燒肉製作中本應存在的真誠。缺乏真誠的食物,如同缺乏真誠的紀錄片一樣,都將會是索然無味。
  誠如本片總導演陳曉卿所言,“舌尖系列”應表達的是人與食物之間的“隱秘關係”。這種關係可不必局限於故事本身的表達,而應當延伸至食物背後的文化,在《舌尖1》的基礎上更加著重於文化層面的提升。且這種關係不能成為煽情的噱頭,應當更立足於中國千百年來的飲食文化。
  紀錄片的本質在於強調記錄而非表達,若將“隱秘關係”的理解留給觀眾,讓人握有更大的想象空間,紀錄片只展現事情的原汁原味,反而能達到更深入人心的效果。而在人和事的選擇上,應考慮能代表中國傳統的主流文化。 □朱巍(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)
  ■ 名詞解釋
  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,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,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,以展現真實為本質,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。
(編輯:SN009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vhzq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